1、霜降,二十四节气之一,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,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。
【资料图】
2、霜降时节,养生保健尤为重要,民间有谚语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,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。
3、节气来源: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。
4、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。
5、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,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,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,色白且结构疏松。
6、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关于霜降说: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
7、“霜降”表示天气逐渐变冷,露水凝结成霜。
8、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: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蜇虫咸俯。
9、豺狼开始捕获猎物,祭兽,以兽而祭天报本也,方铺而祭秋金之义;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;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,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。
10、二十四节气:(The 24 Solar Terms)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,是根据地球在黄道(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)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,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°所到达的一定位置。
11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、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,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,认知一年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。
12、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,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,始于立春,终于大寒,周而复始,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,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,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,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。
13、立春:斗指东北。
14、太阳黄经为315度。
15、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。
16、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,“阳和起蛰,品物皆春”,过了立春,万物复苏生机勃勃,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。
17、雨水:斗指壬。
18、太阳黄经为330°。
19、这时春风遍吹,冰雪融化,空气湿润,雨水增多,所以叫雨水。
20、人们常说:“立春天渐暖,雨水送肥忙”。
21、惊蛰:斗指丁。
22、太阳黄经为345°。
23、这个节气表示“立春”以后天气转暖,春雷开始震响,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,所以叫惊蛰。
24、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。
25、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。
26、谚语云:“惊蛰过,暖和和,蛤蟆老角唱山歌”。
27、“惊蛰一犁土,春分地气通”。
28、“惊蛰没到雷先鸣,大雨似蛟龙”。
29、春分:斗指壬。
30、太阳黄经为0°。
31、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。
32、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,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,所以叫春分。
33、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,北半球昼长夜短。
34、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。
35、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。
36、各地农谚有:“春分在前,斗米斗钱”(广东)、“春分甲子雨绵绵,夏分甲子火烧天”(四川)、“春分有雨家家忙,先种瓜豆后插秧”(湖北)、“春分种菜,大暑摘瓜”(湖南)、“春分种麻种豆,秋分种麦种蒜”(安徽) 。
37、清明:斗指丁。
38、太阳黄经为15°。
39、此时气候清爽温暖,草木始发新枝芽,万物开始生长,农民忙于春耕春种。
40、从前,在清明节这一天,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,还到郊外踏青,祭扫坟墓,这是古老的习俗。
41、谷雨:斗指癸。
42、太阳黄经为30°。
43、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,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,所以,谷雨就是“雨生百谷”。
44、谚云“谷雨前后,种瓜种豆”。
45、立夏:斗指东南。
46、太阳黄经为45°。
47、是夏季的开始,从此进入夏天,万物生长旺盛。
48、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,炎暑将临,雷雨增多,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。
49、小满:斗指甲。
50、太阳黄经为60°。
51、从小满开始,大麦、冬小麦等夏收作物,已经结果、籽粒饱满,但尚未成熟,所以叫小满。
52、芒种:斗指己。
53、太阳黄经为75°。
54、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,如晚谷、黍、稷等。
55、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。
56、同时,“芒”指有芒作物如小麦、大麦等,“种”指种子。
57、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。
58、芒种前后,我国中部的长江中、下游地区,雨量增多,气温升高,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,空气非常潮湿,天气异常闷热,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,所以在我国长江中、下游地区也叫“霉雨”。
59、夏至:斗指乙。
60、太阳黄经为90°。
61、太阳在黄经90°“夏至点”时,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,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。
62、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、黑夜最短的一天,从这一天起,进入炎热季节,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。
63、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,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。
64、过了夏至,太阳逐渐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,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。
65、小暑:斗指辛。
66、太阳黄经为105°。
67、天气已经很热了,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,所以叫小暑。
68、此时,已是初伏前后。
69、大暑:斗指丙。
70、太阳黄经为120°。
71、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,正值勤二伏前后,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,经常出现40℃高温天气。
72、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。
73、这个节气雨水多,在“小暑、大暑,淹死老鼠”的谚语,要注意防汛防涝。
74、立秋:斗指西南。
75、太阳黄经为135°。
76、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,秋高气爽,月明风清。
77、此后,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。
78、处暑:斗指戊。
79、太阳黄经为150°。
80、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。
81、暑气就要散了。
82、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。
83、是气候变凉的象征,表示暑天终止。
84、白露:斗指癸。
85、太阳黄经为165°。
86、天气转凉,地面水汽结露。
87、秋分:斗指已。
88、太阳黄经为180°。
89、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,阳光几乎直射赤道,昼夜几乎相等。
90、从这一天起,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。
91、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,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,因而称秋分。
92、但在天文学上规定,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。
93、寒露:斗指甲。
94、太阳黄经为195°。
95、白露后,天气转凉,开始出现露水,到了寒露,则露水日多,且气温更低了。
96、所以,有人说,寒是露之气,先白而后寒,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。
97、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。
98、霜降:斗指戌。
99、太阳黄经为210°。
100、天气已冷,开始有霜冻了,所以叫霜降。
101、立冬:斗指乾。
102、太阳黄经为225°。
103、习惯上,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。
104、冬,作为终了之意,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,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。
105、立冬一过,我国黄河中、下游地区即将结冰,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。
106、小雪:斗指己。
107、太阳黄经为240°。
108、气温下降,开始降雪,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,所以叫小雪。
109、小雪前后,黄河流域开始降雪(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);而北方,已进入封冻季节。
110、大雪:斗指癸。
111、太阳黄经为255°。
112、大雪前后,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;而北方,已是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”的严冬了。
113、冬至:斗指子。
114、太阳黄经为270°。
115、冬至这一天,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,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,黑夜最长,开始进入数九寒天。
116、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。
117、而冬至以后,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,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,谚云: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。
118、小寒:斗指子,太阳黄经为285°。
119、小寒以后,开始进入寒冷季节。
120、冷气积久而寒,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。
121、大寒:斗指丑,太阳黄经为300°。
122、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。
123、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。
124、大寒正值三九刚过,四九之初。
125、谚云: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。
126、参考资料二十四节气.百度百科[引用时间2017-12-22]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